电商设计师 古建筑如翚斯飞的秘密:推山工艺

发布日期:2024-07-04 08:35    点击次数:53

四坡屋顶,它两端山面的交角(垂脊线)本应该是一条45°的斜直线,而实际我们看到的却是向外弯曲的斜曲线,这个变化的形成就是古代建筑的一种营造技工艺,宋代称为“造四阿殿”,清代称为“庑殿推山”。

图片

何谓推山?网络上百科知识的定义:推山是庑殿顶特有的一种山面结构处理的方式。顾名思义是脊槫向山面两侧推出的做法。正脊向两端推出,从而四条垂脊由45°斜直线变为柔和曲线,并使屋顶正面和山面的坡度与步架距离都不一致。屋面相交后所形成的角脊在平面上的投影也呈曲线状,此即庑殿屋顶的推山曲线。

图片

再通俗说,就是正脊适当的加长,房屋两端山面三角形屋面的顶部向外推出了一段距离,三角形屋面顶部由此变陡,这样两山屋面与正向屋面的交角就成为了曲线。

图片

为什么要推山呢?陈明达先生曾指出:“四阿殿立面设计,是要求脊槫长度应大于间广总数的二分之一。否则正脊过短,使正面外观显得局促...'。

庑殿顶建筑是四边形四面坡,其平面为正方形或接近正方形,最适合长宽比在二比一以上。原始正脊比较短,屋顶正身的四个山面的垂脊是一条直线。有的庑殿顶建筑四边形长与宽之差变小,垂脊是一根稍向内弯的斜曲线,这样可以使得雨水更远距离的落在远方,但是正脊也随之形成中低外高的曲线,由此带来正脊有了缩短的视觉上的错觉。

图片

(河北高碑店开善寺)

推山的分类:推山分为宋式和清式,两种方式从理念上略有区别。宋式推山简单且还是起步阶段,只是脊槫加长而其它槫距、槫长都不动。缺点是单一推出脊槫,造成最顶部的椽子变短,山面上端变的曲线弯度大,山背过度很生硬且较陡。宋代的推山处理只是从屋顶积水等实际问题出发,还没有考虑到推山造成的曲线的处理,并且如果进行大的推山尺就有难度。

图片

宋代推山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不是很普及,有很多的庑殿顶建筑没有实施推山,即使进行了推山了,也是比较原始化的。到了辽金时期推山工艺虽然有进步和更新,但是也有不做推山。如:天津市宝坻广济寺三大士殿(已毁),它是八椽五间,屋顶的正脊就没有经过推山的处理,但是因为没有经过推山,造成正脊比较短,视觉上非常的不和谐!

图片

(天津宝坻广济寺三大士殿)

辽代是推山工艺的过渡期,金、元代虽然推山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,但是也不是庑殿顶都进行推山处理,如:山西佛光寺文殊殿(八椽七间)、大同善化寺三圣殿(八椽五间)、平顺九天圣母殿的献殿等等等都没有进行推山的处理。清朝推山的工艺得到了完善、规范的发展。

图片

(大同善化寺三圣殿)

图片

(山西九天圣母庙献殿)

哪些庑殿顶需要推山:《营造法式》卷五造角梁之制中述“凡造四阿殿阁,若四椽、六椽五间及八椽七间,或十椽九间,以上其角梁相续直至脊槫,各以逐架斜长加之,如八椽五间至十椽七间,并两头增出脊槫各三尺,随所加脊槫尽处,别施角梁一重,俗谓之吴殿,亦曰五脊殿”。从《法式》中记载我们了解到:推山的对象是四、六椽五间,八椽七间、十椽九间这样的庑殿顶房型,四椽三间就不需要推山。推山对于庑殿顶是非常重要的建筑工序,但是《营造法式》中的文字记载比较简洁,从一个侧面也说明推山在宋代还是初期阶段。

图片

(六椽五间-山西永乐宫山门)

图片

(八椽七间-山西运城絳州大堂)

图片

(十椽九间-山西善化寺大雄宝殿)

庑殿顶是五条屋脊,如果庑殿顶的形状成为正方形,或者接近正方形,兼职美工换句话说就是正方形的边长相等或接近。脊槫的长度是房屋面阔和进深之差,也就是正方形的长宽之差,总结一句话就是:边长之差越小,脊槫就越短。庑殿顶的这个正方形的边长相等,那么庑殿顶的脊槫就会缩为一点,类似于攒尖顶的形式了,缺少了方向感。

陈明达先生曾对于推山做出研究:“四阿殿立面设计,是要求脊槫长度应大于间广总数的二分之一。否则正脊过短,使正面外观显得局促...'。由此我们学习到庑殿顶建筑的长宽比最佳比是二比一。这里结合宋《营造法式》中的记载,在四椽五间、六椽五间、八椽七间、十椽九间建筑中,角梁向上延续直至脊槫相交,逐架斜长加之,由此房屋的长宽之比超过了二比一,足够的长度长度就不需要进行推山。反之八椽五间(进深四间),十椽七间(进深五间)他们比较接近正方形,尤其是八椽五间的建筑脊槫很短,非常不好看,这也是边长等长的原因,所以长宽之比不足二比一,所以要进行推山了。

宋代如何进行推山处理:《营造法式》中对推山的施工有一些说明,其对于八椽五间和十椽七间可直接由脊槫两端各向外推出三尺,离开了正身梁架一段距离,在转角处,所增加的距离,去掉原续角梁,另加续角梁一副。

在宋代、辽金元代的现存建筑,我们发现推山工艺在实际中,匠人事先在图纸上,将山面屋檐两端转角处连接画一条45°的角线,接下来以角线在殿内的相交点的位置进行推山的处理,分为三种形式:

1、如果角线相交在次间,则在四椽栿和两山内柱之间设丁栿,以此承托脊槫。

图片

2、如果角线相交在稍间的中柱上,则在稍间转角用抹角梁承托平槫。

图片

3、如果角线相交在次稍间中,则在上平槫间置叉手,承托脊槫。这里在清式推山做法有之加强,具体是脊槫两端推出,在推出部分的脊槫端头,在两个上平槫的上面,放一根梁(太平梁、采金步),太平梁上立雷公柱进行支撑脊槫。上平槫在太平梁头上悬出,形成一个小山,脊槫挑出的长度称出际。宋之前的山面较小,不封闭,因为其出际小。同样不厦两头的建筑(悬山)两际的各槫件伸出墙外部分也是出际。

图片

清代如何进行推山处理:清式推山则较为复杂而严谨,也是现代仿古建筑所尊崇的方式。它不仅增加了脊槫的长度,还改变了各平槫步架的间距、位置,将宋代单独的结构变化,成为一个系统性的全面工程,使得屋面更加秀美。清式推山在清工部《工程做法则例》中没有明确交代,梁思成先生撰写的《清式营造则例》中所附《营造算例》内有过记载。推山建筑清代紫禁城使用广泛,以太和殿和太庙为典范。

图片

(北京故宫博物院太和殿)

清代庑殿顶推山的计算方法,是由梁思成在《清式营造则例》中所附的《营造算例》所记载: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(部分图片摘取《中国古建筑知识手册》)

《营造法原》如何进行推山处理:

图片

(图片摘取《中国古建筑知识手册》)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